浙大科技园标杆案例解码:迈通医疗如何迈向医学影像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25-03-29 阅读数:124

近日,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平台推出深度报道再问浙大基因密码,将诞生于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浙大科技园”)“地下车库”的杭州迈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通医疗”)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典范予以重点推介。在浙大科技园“全生命周期科创赋能”的托举下,一段传奇在地下车库悄然启幕——这里是迈通医疗梦开始的地方。如今,那个堆满器械的地下车库,正在化作支撑医学影像市场技术革新的关键支点,见证着浙大系硬核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巅峰的澎湃历程。



车库创业破茧:

从实验室到产业的跨越


迈通医疗由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张孝通领衔,张教授带领的浙大科研团队基于十年的技术积淀,成功研发出多款适用于人类、非人灵长类及啮齿类动物的脑功能检测与成像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国内外近10家科研与临床单位。其研发定制化射频线圈凭借“高性能+精准适配”优势,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南山医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以及海外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众多知名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成功签订合作协议,极大加速了科技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


微信图片_20250331084223.png


从“车库”里的图纸到临床应用的设备,迈通医疗在床旁磁共振系统研发过程中,就电磁装置这一关键技术形成了“技术突破-产品盈利-收益反哺”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快速跨越。



脑机融合突围:

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密码


作为浙江省科技厅“安心屋”职务成果赋权改革试点项目、浙大控股集团首例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作价投资项目、浙江大学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在生命健康领域的重要孵化项目,迈通医疗承载着脑机融合领域的技术突破使命。


迈通医疗研发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专业背景涵盖了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近年来,团队在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多项关键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并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同时受到国家基金委成果快讯的专题报道,及《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广泛转载。

微信图片_20250331084230.png



园区生态赋能:

创业者的成长加速器


浙大科技园作为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平台、主渠道、主阵地,以“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有靶向科技企业孵化、有体系未来产业培育”为工作主线,为迈通医疗提供“全生命周期科创赋能”支持。园区运营团队为企业竭诚提供各类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主动对接企业多元需求,在属地对接、政策辅导、场地协调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浙大科技园“聚源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下,“精准灌溉”企业每阶段的发展轨迹,让“车库创业”团队快速成长为前沿创新的新锐企业。


随着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医学影像市场正迎来技术革新窗口期。迈通医疗的“车库创业”传奇,不仅印证了浙大科技园在硬核科技孵化方面的独特优势,更预示着脑机融合领域将诞生更多"从车库到全球"的创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