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节期间,“杭州六小龙”一词火速出圈,杭州成为蛇年新春第一个网红城市。“DeepSeek”一鸣惊人,“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登上央视蛇年春晚,“云深处科技”的机器狗亮相央视非遗晚会和北京卫视春晚等多场活动。“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科技”是浙大科技园孵化企业。
WHAT ?
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DeepRobotics)(以下简称“云深处科技”)于2017年11月在浙大科技园内成立并孵化,由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朱秋国老师创办,从事仿人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机器智能等研究。云深处科技是具身智能创新技术与应用引领者,在中国率先实现四足机器人全自主巡检变电站。其自主研发的“绝影”系列机器人在电站、工厂、管廊巡检、以及应急救援、消防侦查、未来科研等多种应用环境中落地应用,曾在地下管廊服务亚运,参与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实战参演应急使命抗震救灾、燃爆侦察实战演习。
2024年12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中国科技公司制造的机械狗在新加坡协助隧道检修工作”相关视频,并点赞:太酷了!
这并非云深处科技的四足机器人第一次“出圈”。2017年以来,云深处科技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高歌猛进。2018年,国内首个完成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绝影Pro”在云深处实验场地横空出世。作为团队跨专业协同,厚积薄发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产物,“绝影”的诞生与“成名”给了云深处科技不断前行的“底气”。2019至2024年,绝影X10、绝影Mini、绝影Lite、绝影Lite2、绝影X20、绝影Lite3、绝影X30、DR01、云深处山猫陆续面世。目前,云深处科技正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宝钢股份、福禄克等行业巨头开展长期深度合作,至2024年底,客户已覆盖中国26个省份100+行业。
多年砥砺前行,云深处科技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精品制造、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杭州市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等来自各个权威机构的认定与嘉奖,逐步发展成为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WHERE ?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是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鼓励教师创新创业,朱秋国团队以四足机器人对标波士顿动力公司,寻求科技园区培育孵化,拟以市场化方式打造机器人教育科研的平台,同时改变国人对“中国智造”机器人的印象,从而创办云深处科技。2017年,云深处科技在浙大科技园正式落地。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0到1”,产业创新就是“1到100”。浙大科技园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类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渠道、主平台、主阵地,致力于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项目提供科创全生命周期赋能。以朱秋国团队为代表的浙大师生走出玉泉校区,步行10多分钟便能到达“灵气满满”的浙大科技园,开启创新创业的探索之旅。
服务科创二十余载,浙大科技园已在杭州、宁波、南昌等地设立17个创新项目载体,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累计孵化企业3000多家,培育大学生企业800多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80多家,转化科技成果950多项。近年来,培育出每日互动、华是科技等上市企业,累计培育上市企业已达34家。
HOW ?
云深处科技是浙大科技园孵化企业的典型代表之一。浙大科技园基于对科技成果的理解、孵化企业的赋能、产业发展的认知,陪伴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创赋能。
在技术支持与资源共享方面,从企业创立初期,园区就积极协助其完成工商注册,指导企业新办公场地装修,设置可供调研参观的调试区、装配区与展示区等。企业在园期间,园区团队长期与其保持有效沟通,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动态需求。当企业场地需要变化时,园区立马着手寻找适合企业大型设备存放、运行的空旷办公场地,并快速落定。
在政策申报辅导方面,作为深耕科创服务行业多年的专业化园区,浙大科技园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申报经验,跟进企业申报西湖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25”人才工作计划等多个项目,对企业的申报材料和答辩进行多次点对点辅导交流。2019年,云深处获得杭州市西湖区“325”人才工作计划项目评选A类。此外,企业还获得政府资助500万元,2018年12月获浙江大学校友创业大赛总决赛冠军,2019年9月“四足特种机器人”入选国际科普作品展且反响良好。
在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方面,浙大科技园通过一系列长期举措,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科技园官方账号中为企业进行产业合作的推荐和宣传,及时发布企业荣誉、技术成果、合作需求及创新案例等内容,帮助企业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依托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政策宣导活动、行业交流沙龙等丰富的园区活动,对接与媒体资源,进一步协助企业提升知名度。
2022年,云深处科技办公地点迁出浙大科技园玉泉园区,但园区的科创服务没有因此画上句点。至今,浙大科技园相关工作人员仍在持续对接企业,协助链接融资等有效资源,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WHY ?
当前,科技创新的强劲风暴正席卷全球,“杭州六小龙”就像“黑马”,迅速加入了高速行驶的车队之中。这6家企业在杭州集体井喷,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
浙江历来重视创新。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中提到科教兴省、人才强省。2006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全省首个自主创新大会,作出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明确要求浙江“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杭州创新土壤肥沃。2024年1月至11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882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2.33%,创历年新高;全市技术交易额达1249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在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当下,科技企业逐渐崭露头角,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园区平台优势明显。浙大科技园根植“浙江大学创新资源、浙江国资产业生态”双浙优势土壤,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各项要求,聚焦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有源头的科技项目孵化、有体系的未来产业培育,面向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企业等组织,积极构建科创全生命周期赋能体系,支撑浙大控股集团打造高能级科创赋能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浙大科技园作为省属国有企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巩固提升先发优势,聚焦主责主业,深耕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和完善全生命周期科创赋能体系,持续增强核心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创新合作,促进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不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