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科技园:解开浙大创业率全国第一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5-03-10 阅读数:591

     前言:

  杭州这座南宋古城,历来贸易发达,这注定了这座城市的创业基因。

  因为浙大,这座城市有了创意;因为马云,这座城市有了梦想。创意+梦想,就是创业创新的动力。

  如今,一大批优秀的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的诞生。那些留守抑或闯入“天堂”的创业者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怀着财富梦想与创业激情,化作创业版图中的一座座地标。

  “去杭州,实现创业梦。”一幅杭州的创业地图已然展开。

   马云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杭州作为梦开始的地方。放眼遍布杭城各个角落的创业园区,位于西溪路525号的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浙大科技园),绝对是最闪耀的星星之一。有别于其他园区,浙大科技园最有诱惑的招牌,就是依托于浙江大学,能充分利用浙大的科研、师资、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优势。2001年成立以来,作为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的浙大科技园,已然成为浙大学子创业起步的第一选择。

  浙大创业率全国第一的秘密

  园区内70%初创团队有浙大基因

    沿着杭州西溪路一路向西,过了市七院,左手边出现一大片玻璃房子,现代感和时尚感十足,如果不是门前“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你或许会以为它是一个美术艺术展馆。没错,这个地处西溪僻静之处的创业孵化基地就是浙大科技园,占地52亩,有6.8万平方米的孵化楼。成立以来,累计入园企业总数为1200多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0多家,有3家公司上市,科技孵化企业达1000余家,孵化毕业企业300多家,大学生创业企业400多家。其中,园区内70%初创企业的核心团队,都是浙大人。

  “基数大,各个领域都有来自浙大初创团队的身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像阿里巴巴那样成长的企业毕竟只是极少数,但科技园会出现浙大初创团队遍地开花结果的场景。”浙大科技园管委会创业青年俱乐部秘书长、杭州市创业导师佟鑫说。

  敢于尝试,才可能成功。数据不会说谎,75所高校中公布2013年应届生创业情况数据的只有12所,而且创业率普遍较低。其中,浙江大学本科生创业率最高,达到4.16%,共有约212人,这也是绝对人数最高的。排名第二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生创业率为1.38%。

  去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走访浙大时,就重点强调了浙大学生创业率全国高校第一,“创业是靠创新才能创出来的,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没有新的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很难赢得市场”。

  有氛围、有资源、有归属感

  学长、学弟、导师组团队做科研

      邵明国是浙大科技园的管委会副主任。在他看来,浙大科技园和园区内初创团队的茁壮成长,和浙大的资源密不可分。“科技园依托于浙大,可以提供科研、师资、实验设备,文化创业氛围等一系列优势。其他园区没有高校做依托,这就是浙大科技园最大的特点。”他说。就像邵明国所说,学校和园区早就为创业者建立了桥梁,浙江大学校内的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就是针对有意向的创业学生而设立的,同时,浙大校友会、浙大未来企业家俱乐部等创业团体为创业者们提供大量的交流平台。

  浙大建筑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辽宁小伙姜浩,是浙大科技园的孵化项目“水稻淀粉胶囊”的创始人之一,项目正进入研发的关键阶段。而他的四人团队成员,都和浙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个合伙人温州人陈广进,年龄比姜浩大了10岁,先后在浙大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而该项目的技术支持,来自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吴殿星,就是陈广进在校的导师,另一名团队成员则是农学院的一名博士后,同样钻研相关领域。本科学弟,农学院研究生、教授和博士后的组合,给团队打上了十足的浙大烙印。

  像这样的初创团队组合,在浙大科技园内比比皆是。“主要是一个氛围,这里能形成比较好的师生创业的环境,让师生们找到浙大的归宿感,从在校尝试创业,到毕业后组团队创业,再到期间导师的指导,最后可以形成无缝对接。”佟鑫说。

  看中浙大雄厚人才优势

  校外初创团队慕名而来

      王惠民是杭州赛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群网络)的运营经理,该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外贸企业量身定做并提供众多多元化的电商服务。

  2013年10月,六名团队创始人决定把“战场”放到浙大科技园。王惠民毕业于浙江科技学院,团队里没有浙大毕业生,换句话说,他们和浙大没有半点关系。不过是什么让这个年轻的团队慕名而来?除了园区对创业型企业给予一定的房屋租金优惠、工商注册、餐饮、物业、商务配套等服务,以及项目申报、投资融资、创业辅导、公共技术服务、创业培训等各类增值服务外,王惠民最看重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才资源。

  “后期的人力成本其实很高。科技园距离浙大玉泉和紫金港都比较近,实习生过来比较方便。”王惠民还说,做跨境电商服务,需要自己软件,考虑到自身团队技术、知识缺陷,他们就聘请浙大师生兼职搭建软件平台,由老师牵头,浙大学生一起做。“做软件,浙大在技术方面肯定要比其他要好。我们需要科技人才,地理位置的优势能解决一定的问题。”入驻科技园一年多,赛群网络的队伍不断壮大,公司规模从6人发展到53人,接连搬了两次家。不过王惠民笑言,怎么搬都还是在科技园内。

  除了相关优惠政策和丰富人才资源外,城西靠近阿里巴巴大本营的地理位置优势,也让王惠民的团队,决定踏踏实实把大本营放在浙大科技园。“圈内号称这是在天子脚下。有些信息和政策,我们可以更快了解。”他说。

  王惠民口中的“天子”不是别人,就是马云,在不少初创企业的创始人眼中,马云就是他们的偶像,而“天子脚下”,就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所在的杭州西湖区。王惠民坦言,在杭州做互联网,很多都涉及到和阿里巴巴的沟通。此外,即便自己不在阿里巴巴工作,他也有不少朋友在阿里上班,一些新的扶持政策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并受益。